贛州品牌童裝批發網
據界面新聞,7月27日,拼多多對商家上線了一項新業務,名為“多多批發”,這個拼多多官方批發采購平臺“拼多多批發”的推出,被業內認為是從零售電商業務起家的拼多多由此向B2B業務延伸的開始。
業內對于本次上線“多多批發”業務,自然而然會對標阿里巴巴1688的業務模式,作為國內最大的B2B業務平臺,1688的業務正是為商家批發供貨,平臺成立至今已超過20年。
已經在電商領域打下一片江山的拼多多為何會重歸B2B?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B2B與跨境電商部主任、高級分析師張周平認為,B2B一直是電子商務的主要構成及模式,據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發布的《2019年度中國產業電商市場數據監測報告》顯示,2019年中國企業采購電商市場規模7300億元,較2018年的3850億元同比增長89.61%。而過去20年,我國互聯網的繁榮發展主要是消費互聯網的發展。近年來,信息技術通過提高生產、資源配置、交易效率,成為經濟轉型的助推器,互聯網下半場的方向將是產業互聯網。
1688旗下采源寶是1688微供業務中主要針對微商代理開發的一款獨立App,微商代理可通過該App查看自己供應商發布的商品和動態。據拼多多上某日化商家提供的截圖,拼多多的商家頁面近期新增一項“供貨管理”功能,在供貨管理端,拼多多上線了兩個新服務:批發供貨與一件代發,也正好與采源寶一樣,本質都是為沒有貨的微商做代發與售后。
張周平分析認為,從零售電商業務起家的拼多多向B2B業務延伸,由此形成了一套完善的B2B2C全鏈路業務模式。從業務角度來看,拼多多采取產地直供模式,本身手上有大批貨源渠道,一改傳統銷售從收購、批發到零售等種種環節,剔除了中間商層層加價的傳統,讓生產商直接對接消費者,也給拼多多未來的發展帶來更多的空間,實現更大的布局。
批發業務上線后,拼多多與阿里巴巴的核心電商體系愈發相似:前有聚劃算VS“百億補貼”的用戶黏性之爭,后有C2M、產業帶改造的深度比拼。
拼多多從誕生那天就是資本的玩法——瞄準具有想象空間的網購市場,對標電商平臺商業模式,打出所謂差異化——農村和小鎮、五六線城市,不過是怕幼年期被競對滅掉,同時也吸引些商業價值不高的低凈值消費群體來增加基數。而這一切,給資本市場的錯覺,讓二級市場的投資者把已有的電商市場前景,與新吸引來的低凈值消費者群體自然而然地重疊。當然,這種資本市場的玩法無可厚非贛州品牌童裝批發網,但是,不能一直玩下去,所以,拼多多在保有現有低凈值消費者群體數量的同時,一直在向主流電商消費群體浸潤。
殺入這個市場,就需要電商平臺的玩法——既需要拓展新業務給資本市場信心,也需要資本市場的投資額度來支持新業務的發展。
張周平認為,超大市場空間+拼多多過去幾年打造的強大的品牌、供應鏈、C端經驗等優勢相結合,拼多多加碼批發電商業務能夠給資本市場帶來更多的想象空間。拼多多加碼批發業務給外界釋放出強烈、積極的信號,整體利好資本市場。
除拼多多外,電商巨頭也紛紛加碼布局采購批發電商業務。包括:京東企業購、蘇寧企業購、天貓企業購、國美企業購、慧聰名企采購、亞馬遜企業購、唯品會(唯品倉)等。
而電商巨頭加碼布局采購批發業務的背后,是為了加強供應鏈領域的布局,畢竟,業內都知道電商最終比拼的還是供應鏈能力。不過,也或將造成給源頭生產制造行業更多話語權。
到底是得渠道后重新爭奪供應鏈源頭,還是渠道端利潤已經太薄而不得不轉向源頭尋找利潤增長點,還要看今年底的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