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欣吖精品童裝尾貨批發
去年2月,匹克召開回歸A股發展論壇,正式宣告將回歸A股。據當時媒體報道,華泰證券對外透露匹克預計申請上市的時間將會是2018年。
轉眼到了2018年1月13日,匹克與廈門文廣傳媒集團共同發起成立匹克廈門文廣產業投資基金。而在僅僅一個月以前,匹克先后收購牛仔褲品牌“旗牌王”和童裝品牌“嗒嘀嗒”……所有這些資本層面的一舉一動,都釋放出匹克積極籌備回歸A股市場的信號。
不過,1月22日,匹克相關負責人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匹克回A仍然還沒有時間表,而對于此前華泰證券對外透露的匹克將于今年申請回A的判斷,對方表示“仍不確定”。
2017年12月,匹克體育旗下子公司泉州市達發置業投資有限公司通過拍賣成功入主旗牌王(中國)紡織服飾有限公司,已經破產的旗牌王品牌通過重組得以繼續保留和經營。成立于1988年的旗牌王曾是國內牛仔褲的知名品牌。此次收購,匹克也增加了旗下的休閑服裝品類。
在同一個月,匹克再次出手,其參股子公司泉州縱鑫投資有限公司斥資6450萬元牽手重組“嗒嘀嗒”童裝品牌,后者是國內具有一定知名度的童裝品牌,近年因經營不善而陷入困境。
盡管對外聲稱上述多起投資并購,均與回歸A股無關。但外界對匹克投資布局仍作出了不同的解讀。 “上述投資收購和其上市的目標有一定的聯系。因為通過收購一些品牌等,可以逐步將它們變成“造血”業務,增強公司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公司是否具備可持續發展能力,是否能順利上市的必要條件。” 經濟學家、清暉智庫創始人宋清輝表示。
此外,匹克將上述包括童裝在內的品牌納入囊中也頗有對標同行的意味。根據安踏體育給時代周報記者提供的數據,安踏童裝已經成為安踏旗下業務增長速度第二的板塊,在2016年市場份額也超越了同行競爭對手。同樣在童裝市場表現不俗的還有361°,據其公布的信息顯示欣欣吖精品童裝尾貨批發,361°童裝自創立以來,連續6年實現盈利。2017年上半年,361°童裝營業額占集團營業額的11.0%,增長率為12.8%,營業收入3.07億元。
服裝分析師陳騰曦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童裝行業目前需求增長快,市場空間大,利潤較高,這也是安踏、361°等運動品牌選擇發力童裝市場原因。
“多品牌戰略是我們的選項之一,匹克未來肯定會變成一個一個多元的集團,這里面當然從品牌層面不一定只是匹克,可能還會有其他變化,會更細分。匹克的定義是針對不同人群,未來可能會有不同品牌的需求,而且未來A股、資本這邊包括上市最重要的手段就是資本并購,未來會有些機會在里面。”匹克集團CEO許志華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表示。
宋清輝告訴時代周報記者:“多品牌戰略是國內運動品牌搶占細分市場掘金體育產業的主要途徑,以此來縮小與國際品牌之間的差距。其戰略意義明顯,目的還是為了實現業績新一輪增長。”
上市首日,匹克在港交所就跌破了4.1港元的發行價。不過隨后,匹克股價飆升,并在2010年一度沖到了最高點6.96港元每股。2010年是匹克集團業績飄紅的一年,銷售額達42.49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7.3%,其全年凈利潤為8.22億港元,同比漲幅達30%。
然而,和國內諸多運動品牌一樣,匹克的表現在2011年迎來拐點。從2011年開始,匹克遭遇了連續三年的業績下滑。在最慘烈的2012年,匹克營業額僅為29.03億元,同比減少37.5%;凈利潤為3.1億元,同比下降60.1%;營業網點較2011年底減少1323個。2014年起,匹克業績開始上揚,但再未達到2010年時高峰的輝煌。匹克2016年度中期業績報告顯示,其營業額為12.98億元,凈利潤為1.69億港元,同比下降3.73%。
業內分析認為,2010年之前的10年,中國體育用品行業處于高速增長期,整個行業對增長的預期也一直很高。但2010年左右行業發展出現拐點,市場需求的增長沒有達到預期,普遍出現了庫存過多的現象。
數據顯示,匹克體育自2009年登陸香港證券交易所以來,股價最高為2010年10月14日盤中的每股6.95港元,最低價為2012年8月3日的盤中每股1.1港元。進入2016年以來,公司的股價一直在2港元左右徘徊。以2016年5月20日收盤價計算,匹克的市盈率僅為9.14倍。而在A股上市的貴人鳥,當日收盤價為每股為23.22元,公司2015年每股收益為0.54元,則其市盈率高達43倍。
2016年5月,“港漂”了7年的匹克突然宣布私有化計劃。2016年11月,匹克正式從港交所退市。匹克CEO許志華此后多次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均表示,匹克公司之所以選擇退市是因為“公司的股價被嚴重低估”。
2017年2月,匹克體育舉辦回歸A股發展論壇,宣布將回歸A股。此時距離匹克退市只有三個月。在那次論壇上,許志華表示:“回歸A股之后,匹克將會實施體育產業生態圈戰略布局,通過多品牌共進,多品類拓展,廣泛參與和打造籃球、跑步、足球、網球、自行車等國際體育賽事IP和大眾體育賽事IP,拓展體育培訓和體育服務業務,由單純的體育裝備制造銷售商升級為綜合性體育產業集團。”
此外,繼匹克之后,特步很可能是國內第二個“回A”的運動品牌。2018年年初,特步發布公告議決動用不多于1.5億港元,授權于市場公開回購股份,業界人士認為特步此舉將是其私有化的前奏。
不過,匹克的IPO之路或許并不平坦。宋清輝對時代周報記者指出,在IPO高標準、嚴要求的背景下,未來IPO通過率低于以前或是新常態。在此背景之下,企業申報的意愿和周期會相應延長,預計新增申報IPO數量也會比2017年少,因此企業的上會速度也會相應放慢。
宋清輝認為,國內各大運動品牌不斷謀求戰略轉型之路,但大多數轉型并不順利。對于現階段的匹克而言,最需要聚焦的戰略方向仍舊是做好主業,通過A股上市謀求更加健康的發展。
“在港股做得沒有‘起色’,回歸A股也并非更好的選擇。不管企業在哪里上市,都需要首先練好‘內功’。”宋清輝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